作者:向精業
Stereophile 技術總監 Robert Harley曾說過:對於音響聲音的評判,我花十分鐘在聆聽室所得到的,比在實驗室花了十個小時還多的多。許多的音響購買指南也說以「聽」為準;又有的說聲音的喜好有因人而異的主觀因素存在,以上所說的都沒錯,但怎麼聽?我們又要如何進行用聽來判別呢?
有人提出音響20要,以此來判定聲音的標準,確實它可以作為參考,但如何執行呢?常常聽別人講某某好,但怎麼個好法?沒有音響的聲音是完美的,其實差異是~比較~出來的。以前我們做聲音評論時,為了讓評鑑可以順利進行,設計出音響九加一評分表,這也可供一般用家做聲音評比時的參考,執行的要點分述如後。
1. 一定要有參考機種。參考機最好要與待評機相近,比如說同是書架型喇叭,大小不會差很多、瓦數差不很多的擴大機等…,至於CD或是線材那就都可以。參考機最好用相對中性的(其實沒有絕對中性),這樣比較容易測出待評機的性質,不過這不容易,因為要聽過許多的器材後才能挑出;一般用家就以自家的音響作為參考機就可以了。
2. 取幾張熟悉的唱片或是發燒測試片,最好能包括人聲、大小提琴、鋼琴、鼓樂及大編制交響樂,喜歡聽ROCK或是爵士的也可準備。這裡有點要提的是,通常廠家都會說他的器材聽古典或ROCK都很好,但在小弟的經驗中,這兩項存著某些的不相容,或許小弟聽的不夠多,還沒遇到吧!
3. 先聽參考機,再聽待評機,就其差異,以表列內項來逐一打分數,每個項目要高幾分或是低幾分,以自己所聽為準,分數高低的範圍也自己來判斷。
4. 有時聽一次沒法完全評完,可再多聽幾次。評的過程要A-B-A,也就是要再回來聽一下參考機,看看先前打的分數是否公允,這個動作很重要,必須確實執行。
5. 以上的動作看似麻煩,但是做多了,會提升對聲音的敏感度,後面會越來越快。
6. 若允許的話,最好有多人在一起同時評,評完以後討論,就個人所評與他人差異較大的地方相互溝通,可以進行再評;也可以剛開始每個人負責聽一部份,最後再總結。我們以前做器材評論時大都是採集體試聽方式,成員中也有女性,求的是儘可能的相對客觀。
7. 器材的調教對聲音影響相當大,尤其是喇叭擺位,在作評鑑前,務先要將聲音擺平了,再進行;先前我提的平衡擺位法,這時就用的上,另外尤其在評喇叭時,每個喇叭應先擺差不多平了再來評,否則會有所偏差。
8. 評完以後,研究評比表,分析自己在那幾項印像比較深刻或是比較注重那幾項,記下來,這可做為爾後的重要參考指標,可能就是自己喜歡聲音的型態,也可做為爾後選換器材的要件。
9. 最後,分數打完了後,放幾張自己喜歡的唱片,慢慢的聽,聽久一點,看耐不耐聽;偶爾我們會碰到乍聽之下蠻好的,但是就是不耐<自己聽>,看似主觀,但畢竟是自己要聽的。若是選購器材,經評比後,能帶回家聽個幾天,滿意再買,那就再好不過了。
後記:聽感要好是要訓練的,有如藝術欣賞,多聽、多比、多用心,程度會不一樣的。
頻率與聽感高度對應關係
聽感評比表
PS. 本篇文章出於"TUNING 調音小棧"
相關討論請至"音響好好玩~發燒閒談"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