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

音響好好玩--買了音響後

作者:向精業

經過精挑細選後,總算買了中意的音響,興奮之情當不在話下,不過不要以為就此大功告成,後面的功課還多著呢!讓我們一步一步來,動動腦動動手。為求簡明以條列分述於後。


一、器材到手之後,先要檢查的是型號對不對、配件有沒有少、保證書齊不齊,外觀有沒有受損,是不是新品,有的廠家會以用過的東西重新包裝當新品交貨,這點要特別的注意。通常賣家會幫你裝接上讓聲音出來,以證明器材沒問題,這時要注意學怎麼接,最好做記錄,以免日後拆裝不會;有的賣家也會幫忙擺擺位(喇叭),千萬不要以為那麼擺就是最佳,不敢亂動,新的東西沒 RUN IN 算不得準。

二、接下來要檢查的是所有外部接頭(如電源、輸出入頭),有沒有鬆動,螺絲有沒有上緊;因為運送的過程中螺絲有可能會鬆,也有時在原廠本來就沒有上緊,螺絲沒有鎖緊的情形在進口的器材常常發生;筆者就曾遇到用了好幾年的揚聲器,說聲音不好打算換掉,檢查後發現竟有螺絲沒鎖緊,經上緊聲音大幅改善後,用者就不想換了。螺絲上緊不是一昧的轉緊,至於要栓多緊,最好的辦法是用聽的(怎麼聽?!後述);另外新的器材在 RUN IN 過一段時間後還必需再調一次。我們發現在螺絲上加一不鏽鋼彈性墊片,聲音會比較好,這可到螺絲店去配。

三、準備一枝檢電筆(水電材料行或是五金行有的賣),做插座正負級之確認。音響電路在設計時就有火線及回線之別,雖然插頭插反也可工作,但實際聆聽時,正插對與插反聲音差距很大,務必要插對。現在器材大部份的插頭是三個腳的,家裡的插座也是三個洞的,沒得選只有往上合,但別以為這樣就對,因為蓋房子時,水電施工未必接的對,是故仍要作測試,若是不對,那就要把插座拆下來改正了。

四、音響器材聲音的表現,新品和用過一段時日的差距很大,有的更是天地之差,所以不可用新品的表現來斷定好壞,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才公允,這過程我們稱之為 RUN IN ,中文叫「煲機」。 RUN IN 在電子學裡有它的理論根據,不予綴述,總之就是讓電跑的順暢一些,這有點像新車的磨合期;器材調整前 RUN IN 一定要夠,各器材 RUN IN 的時間不一定,一般長短大概是:喇叭>後級(功率擴大機)>前級>CD>線材 ,不過這也不一定,有的器材使用了所謂超級零件,據說要RUN 300 個小時以上,想想一天開6個小時,要連續50天,另外有人說某某喇叭至少要 RUN一年以上~哇!不過一般來講 1~2 個月是要的;新器材會隨著 RUN IN 時間拉長,越來越順,也越來越好聽,有的器材在 RUN IN 一段時間後,某天聲音明顯清楚了或是突然大聲起來,那就是我們所稱RUN開了,用家不彷可注意此種現象。雖說開了,但是繼續使用後,聲音還是會慢慢的再進步,這時可以想想與新品時聲音差異有多少,就可體會何為 RUN IN 了。

除了新機外,另一個情形也需 RUN IN,就是當我們把器材連接拆裝後,像接線(訊號線,喇叭線,電源線等)拆下再裝上,雖然在同樣的地方,這時也要 RUN IN,也就是讓接點電子跑順,只是時間不需那麼長,總之器材不管換任何部份,只要有動到拆裝都要 RUN IN,而這些都聽的出來。

五、器材除了要 RUN IN 外,另一個就是 WARM UP,WARM UP中文叫「暖機」,就是開機器之初,聲音會比較生冷,解析也比較差,需要讓機器上熱;這就有點像溫車,機器溫了以後,聲音會比較溫潤,也比較正常,WARM UP 時間不會太長,有的需幾分鐘,有的可能需要幾小時,管機比晶體機要長一些,而每個廠牌每個機種都不一樣,可問問廠商。有些器材的設計就是一直開著保持暖機待機狀態,而有些用家根本不關機,讓器材隨時保持最佳狀態,只要機器用久了,聽聲音大概會知道要多久,這點都有賴自己去體察。

六、RUN IN 夠了, WARM UP也差不多了,我們就可以做聽音的準備了;先把器材就自己的認為擺定,準備幾張常聽的唱片,最好錄音有相當水準的,亦或是問問別人,看看那有些所謂的發燒片或是音響測試片,取幾個曲段,不一定要全曲,把它聽熟了,最好包括了人聲、管樂器(薩克斯風),絃樂器(小提琴、大提琴)、鋼琴、大編制樂團演奏及現場錄音片。

七、把耳朵清一清,坐定,調到適合的音量,開始「聽」。

PS. 本篇文章出於"TUNING 調音小棧
相關討論請至"音響好好玩~發燒閒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